信用卡會消失?POS機是夕陽產業?費率為啥不同?
一、信用卡會消失嗎?答案是否定的,信用卡不會消失,但形態和功能將發生深刻變革。
市場調整而非消亡:信用卡市場已從增量競爭轉向存量優化,2022-2024年發卡量減少約7000萬張,但信用卡作為信用消費工具仍不可或缺,尤其在個人理財、跨境結算等領域。
數字化與場景化轉型:虛擬信用卡、數字人民幣融合等形態興起,部分銀行線上發卡占比超50%。未來信用卡將更貼近生活場景(如低碳積分、智能推薦),并通過技術革新(如區塊鏈、衛星遙感風控)提升服務深度
政策與需求支撐:公務卡、企業報銷等剛性需求仍存在,且信用卡與消費貸互補,銀行通過優化權益(如高端聯名卡)維持用戶黏性。
二、POS機是夕陽行業嗎?
POS機傳統模式面臨萎縮,但細分領域仍有生存空間。
移動支付沖擊明顯:掃碼支付、電子錢包(如支付寶、微信)普及導致POS機交易量下滑,2024年信用卡交易額同比下降0.44%。中小商戶轉向低成本掃碼方式,POS機硬件需求減少。
行業轉型方向:
智能化升級:支持NFC、掃碼聚合的智能POS機成為主流,部分銀行通過整合生活服務(如繳費、電商)提升設備附加值。
垂直場景深耕:如助農POS機整合農產品溯源功能,縣域市場年增速超40%;直播分賬POS機滿足傭金實時清算需求。
海外市場與合規要求:部分企業轉向海外實體卡市場,或轉型生產物聯網智能卡,同時監管趨嚴倒逼行業精細化運營。
三、刷卡0.6%與掃碼0.38%費率的來源費率差異源于分潤機制和支付鏈條的不同。
刷卡0.6%費率分配(以1萬元交易為例):
銀行:收取70%(42元),覆蓋資金成本(如存款利息)和風險成本。
銀聯:收取10%(6元),負責清算系統維護。
支付公司:20%(12元),用于設備維護、代理分潤等。
本質是銀行通過高費率覆蓋信用風險,用戶長期使用低費率可能導致降額。
掃碼0.38%費率邏輯:
支付平臺主導:微信/支付寶繞過銀聯直接結算,收取0.2%(20元),支付公司分0.18%(18元)。
銀行利潤壓縮:銀行僅通過快捷支付通道獲得約0.085%(3.25元),長期使用易觸發風控。
補貼與風險博弈:掃碼費率低源于平臺補貼(如云閃付小額優惠),但銀行因利潤不足可能限制額度。
總結與建議信用卡:需關注數字化服務(如虛擬卡)和權益優化,避免過度依賴傳統實體卡。
POS機:優先選擇支持智能場景的機型,避免低效硬件投入。
費率選擇:小額交易可適當使用掃碼,大額或長期周轉需堅持標準費率刷卡以維護信用。
市場唯一不變的是一致在變化,理性看待市場變革,技術迭代與用戶需求將共同塑造支付生態的未來格局。支付人的出路或許不是在考慮一些行業性的方向,而是腳踏實地的去做,做好支付,做好客戶,做好服務,才是唯一的出路。紅頂聚成,聚天下英雄,成千秋偉業,與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走,才能走的更長遠。
如果你是剛開始接觸支付,我們可以聊一下,如何去做,如果選擇平臺或者產品,如果搭建自己的團隊;如果你已經有一段時間的支付經驗,我們同樣可以探討一下,在現行環境下,支付人的新出路。